Biological Psychiatry:抗抑郁的潜在新靶点——海马SIK2蛋白
盐诱导激酶(SIK1/2/3)是一种丝氨酸/苏氨酸激酶,属AMPK家族,其在大脑神经元内的重要功能是磷酸化CREB转录调节共激活因子(CRTC1/2/3),使其无法转运入核,影响CRTC-CREB复合物的形成,从而抑制CREB的促基因转录功能。
南通大学药学院江波副教授课题组发现海马神经元内SIK2通过负性调控CRTC1-CREB-BDNF通路而介导抑郁症的发病机理;阻断海马SIK2功能产生显著抗抑郁效应;且海马SIK2参与临床抗抑郁药物氟西汀、文拉法辛以及米氮平的药理作用(图1)。
图1. 海马SIK2介导参与慢性应激诱发抑郁症过程的分子机制
这一重要成果以“Hippocampal Salt-Inducible Kinase 2 Plays a Role in Depression via the CREB-Regulated Transcription Coactivator 1-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-Brain-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Pathway”为题发表于Biol Psychiatry(April 15, 2019; 85:650–666;神经精神科学TOP期刊,2018年IF = 11.984)。
研究思路与方法
课题组首先发现,慢性社会挫败应激(CSDS)与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(CUMS)这两种经典抑郁模型在诱发C57BL/6I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同时,皆显著增加了海马神经元内SIK2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,而不影响海马SIK1与SIK3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(图2,图3)。
图2. CSDS应激对中枢SIK1/2/3的影响
随后,发现CSDS与CUMS都显著减少了海马神经元的核内CRTC1蛋白水平,同时显著上升其胞浆pCRTC1(Ser-151)水平,而不影响胞核CRTC2、CRTC3以及胞浆pCRTC2(Ser-171)与pCRTC3(Ser-163)的水平。qRT-PCR与Co-IP实验又相继发现CSDS与CUMS皆大幅减少海马内的CRTC1-mRNA水平以及核内CRTC1-CREB结合水平。这初步表明海马SIK2-CRTC1通路参与慢性应激诱发抑郁症之过程。
图3. 过表达海马SIK2促进诱发抑郁症
第二步,课题组通过AAV-SIK2-EGFP(SIK2过表达腺相关病毒,AAV8型;吉凯基因构建)实现了对正常C57BL/6I小鼠的海马SIK2水平过表达,随后的行为学测试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快感缺乏、绝望无助、社交恐惧等抑郁样表现,而不影响自主活动性;之后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此等行为伴随明显的海马核内CRTC1水平下降、胞浆pCRTC1水平上升以及核内CRTC1-CREB结合水平减少(图4)。
图4. 沉默干扰海马SIK2导致抗抑郁效应产生
并且,Western blotting与Immunofluorescence实验相继证实AAV-SIK2-EGFP过表达海马SIK2明显减少海马BDNF信号通路各分子水平(BDNF、pTrkB、pERK1/2、pAKT、pCaMKIV及pCREB)以及神经元增殖分化(Neurogenesis)水平。这直接证明海马SIK2上升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诱因。
如何使用AAV注射小鼠海马
使用前先将病毒用enhanced infection solution(吉凯提供)稀释至5×1012genome copies/ml。使用5μL 微注射器将AAV双侧注射到小鼠海马区,1μL/侧,注射速率0.2 μL/min,注射后针头原位停留4 min以免回流。2周后检测。
第三步,课题组使用AAV-SIK2-shRNA-EGFP(SIK2沉默干扰腺相关病毒,AAV8型;吉凯基因构建)来阻止CSDS与CUMS模型诱发的海马SIK2水平上升。相关行为学测试表明,SIK2-shRNA沉默海马SIK2显著逆转了CSDS与CUMS应激导致的小鼠快感缺乏、绝望无助、社交恐惧等抑郁样行为;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,SIK2-shRNA沉默海马SIK2显著逆转CSDS与CUMS引起的海马核内CRTC1水平减少、胞浆pCRTC1水平增加、核内CRTC1-CREB结合水平减少、BDNF信号通路各分子水平减少以及Neurogenesis水平降低。
进一步使用SIK2-KO基因敲除鼠,发现与正常C57BL/6I小鼠相比,CSDS与CUMS应激的给予皆无法使SIK2-KO鼠产生抑郁样症状;同时,CSDS与CUMS也无法引起SIK2-KO鼠海马核内CRTC1、胞浆pCRTC1、核内CRTC1-CREB结合、BDNF信号通路各分子水平以及Neurogenesis水平的相关变化。这直接证实以海马SIK2为干扰靶点可发挥抗抑郁效应。
第四步,分别使用AAV-CRTC1-shRNA、AAV-CREB-shRNA、AAV-BDNF-shRNA及AAV-TrkB-shRNA(CRTC1、CREB、BDNF和TrkB干扰腺相关病毒来自吉凯基因)来沉默小鼠的海马CRTC1、CREB、BDNF及TrkB表达。
结合AAV-SIK2-shRNA研究,课题组发现,当海马神经元内CRTC1、CREB、BDNF与TrkB的功能缺失时,即便阻断SIK2也将无法逆转CSDS与CUMS,产生抗抑郁效应。这表明海马SIK2正是通过其下游CRTC1-CREB-BDNF通路来影响抑郁症。
第五步,发现氟西汀、文拉法辛与米氮平这些经典抗抑郁药都显著逆转CSDS与CUMS导致的海马SIK2蛋白与mRNA水平增加、CRTC1-mRNA水平减少、核内CRTC1水平减少、胞浆pCRTC1水平增加以及核内CRTC1-CREB结合水平减少。使用CRTC1-shRNA沉默海马CRTC1则使得氟西汀等药物再无法逆转CSDS与CUMS,产生抗抑郁效应。这进一步说明海马SIK2可作为抗抑郁靶点。
研究结论
海马SIK2-CRTC1信号通路参与抑郁症过程,且证明了海马SIK2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新型抗抑郁靶点,开发选择性SIK2抑制剂可成为未来抗抑郁药物研发新策略,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与意义。同时拓展了对抑郁症病理机制的研究认识,首次阐明了慢性应激影响海马BDNF的内在分子机理,是“神经营养假说”的深化与补充。
作者简介
南通大学药学院药理系江波副教授为本文第一兼通讯作者,王浩与王金亮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。
江波,男,33岁,现工作于南通大学药学院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世界神经科学学会会员,中国药理学会会员,江苏省药理学会会员,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系博士,美国University of Iowa博士后。长期致力于抑郁症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相关研究,对寻找新型抗抑郁靶点及筛选新型抗抑郁药物有着浓厚的兴趣。截止2019年,已发表相关SCI研究论文30余篇,其中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16篇,包括Biol Psychiatry、Br J Pharmacol、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、J Psychopharmacol、Neuropharmacology、CNS Neurosci Ther以及Psychopharmacology等。另申请发明专利1项,并获市厅级学术成果奖励2项。
王浩,男,26岁,南通大学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,现为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在读博士,硕士生期间研究方向为寻找新型抗抑郁靶点及筛选新型抗抑郁药物,并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。
王金亮,女,25岁,南通大学药学院201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寻找新型抗抑郁靶点及筛选新型抗抑郁药物,并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。
如想关注最新科研进展,请关注我们↓↓↓↓
前 文 阅 读
2,脑科学领域,我们痛失一位战友| 缅怀诺奖得主保罗·格林加德
3,小脑主要参与运动调节?Nature重磅综述详细解答| (长文解析)